针灸治疗痛经的原则,对于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对于气血不足者宜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常用取穴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主要穴位: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十七椎。除了针刺、艾灸还可运用穴位贴敷、耳针、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治疗痛经。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无力或者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正所谓“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痛经的病位主要在胞宫、冲任二脉,其发病机理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督带四脉的受损有关。